疫情之下,课堂形式发生了变化,这对许多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校老师迅速转变教学思路,根据网络授课的需求和特点更新教学手段、完备教学方案,迎难而上,为学校疫期教育教学工作默默努力。教师们充分挖掘利用各类教学平台、线上教学工具、社交通讯工具实施在线教学及指导,展现了滁职教师的品格与风貌。
基础部的孙怡老师早在疫情之前就曾运用超星平台开展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次的线上课堂孙老师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上改进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资源。她参考智慧职教、中国大学MOOC、传智播客、高校邦等优秀线上资源,结合学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录播+线上互动”的方式,做到有主题、有分享、有讨论、有总结,科学合理有序安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孙老师还紧扣课程思政,围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选取经典篇目展开单元教学活动,注重诵读教学,因材施教,在锤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领悟爱国主义,激发学生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热情。目前《大学语文》课程访问量已经达到6万余次,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视频为孙老师的学生诵读经典)
管理学院的陈晓鸣老师在开展《财务管理实务》的教学过程中,考虑到高峰期网络平台不稳定、限制流量、排队等问题,于是以微信群中开展教学内容为主,辅以学习通平台完成讨论、习题布置、观看视频等,并随时根据班级学生的接受度,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为了保证线上教学的质量,陈老师全程采取文字录入的方式,方便学生学习,也为后期学生复习该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但是考虑到实时录入速度的问题,陈老师将相关理论、重难点、例题、习题等提前准备,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采用点名与抢答等多种形式,要求学生实时回答线上问题、课堂讨论,保证了学生的在线率,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商学院的陈艳老师通过直播教学、Ismart(英语教学平台)及微信、QQ补充教学的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学有所获。首先,陈老师通过泛雅平台同步课堂及QQ的分享屏幕进行直播教学,讲解重难点;其次,作业在Ismart里布置,通过QQ进行签到打卡,及时弥补了超星学习通负荷过重的问题;再次, 利用QQ,微信进行答疑,通过Ismart布置作业并批阅,及时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点评。最后,陈老师进行错峰教学,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为了保证线上直播教学的进行,她在每次课前都会提早上线,测试学习工具,为避免网络在高峰时时常会出现拥堵现象;陈老师还会灵活时间安排,根据情况把课安排在晚上。陈老师说“有时是电脑,Ipad和手机齐上阵,为了教学效果也会及时调整更换直播工具,最重要的是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交通运输学院的林雪佳老师教授的《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实训教程》课程实践性较强,为此她在教学中注重示范指导,与学生通话,每位同学都必须发言,共同讨论交流心得。上课前林老师会在QQ群、学习通公告栏中下达今日学习单,使同学们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线上资源等。指导学生在学习通平台中学习关于本次课的理论知识点并做好相关笔记,然后使用腾讯会议视频共享桌面的方式补充知识点,辅导与答疑,布置作业。“从学习效果可以看出,同学们对网课热情度极高,作业完成非常出色,有的同学形梯展示标准、有的同学口才了得,使我对他们刮目相看,对他们也有了新的认识。”


我校采取“线上教学+线上指导”的方式,利用各类在线教学平台、智慧教学工具、社交通讯工具实施在线课程教学和指导,多措并举,助力我校线上教学稳步进行。
供稿:教务处
编稿:韩琪
审核:李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