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滁州 大学生就业创业圆梦的地方
转载:南京日报
大学毕业刚一年的滁州东菱电器有限公司员工黄情情似乎从未感受过就业的烦恼。2010年还在上大二的她就被东菱公司“相中”作为“订单式”培养对象,毕业后就直接来公司上班了。该公司人事主办王婷告诉记者,东菱公司已经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2期培训班,和85名在校生签订协议,这意味着这些学生未毕业已先就业。
第一届东陵班师生集体合影
22岁的小伙储昭源是大三的学生,还未毕业的他已经是安徽清风科技有限公司的CEO,不仅在滁州市内拥有3家电脑耗材设备连锁店,在六安市还有一家分店,总资产达到18万元。从创业到事业,从白手起家到如日中天,来自农村的小顾2年内就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创业之初筚路蓝缕。回首过去,小顾感慨万分,“多亏了滁州市好政策对我们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在资金上提供免息贷款,场所上提供免租金、免水电费的店铺,财务管理上配备专业老师指导,还帮助我们申请加入安徽省大学生创业促进会积极对外交流,是好政策培育了公司、壮大了公司。”眼下毕业在即,小储表示要和公司团队一起安安心心扎根滁州继续为他们的“中国梦”奋斗。
黄情情和储昭源的就业创业个例只是滁州鼓励培育复合型青年人才为发展增添动力的缩影。“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进程中,滁州求贤若渴。希望本地大学生留在滁州、扎根滁州,欢迎全国大学生加盟滁州,使滁州真正成为就业沃土、创业福地,共同实现就业创业梦。”市委书记江山言语中饱含“周公吐哺”的重才之情。
大学生实习基地 建立全国高校人才集聚地
事实上,滁州已经向全国大学生真诚发出邀请。在3到5年时间与全国100家高等学校“联姻”共建大学生实习基地,引导大学生优先来滁实习、就业、创业,为美好新滁州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重点建设包括理工类、文科类、农科教类、文化传媒类、医药类和综合类在内的6类大学生实习基地和1个凤阳县小岗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由地方财政负担,实习基地将为实习生提供便利的食宿条件,减半收取住宿费。实习前5个月按月给予含食宿、交通的实习补贴,大专实习生每人每月80元,本科生100元,硕士研究生120元,博士研究生160元,并补贴50%的意外伤害保险费用。除了评比表彰外,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情况还将纳入市直各责任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今夏,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凤阳县小岗村将迎来一批年轻的客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将在这片热土落成,首批来自安徽省20多家本科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将走进小岗、了解小岗,接受以红色教育、文化教育、产业研究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同时将借此机会吸引省内近万名本科院校学生来滁参加暑期实践活动,向他们推介滁州、驻足滁州、圆梦滁州。
职教实训基地 建设本土支柱产业后备军团
近年来,随着滁州工业化进程加快,重点打造的家电信息、硅(玻璃)、盐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六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008家,其中亿元以上338家,尤其是随着博西华、康佳等骨干企业进一步发展和长电科技、雀巢银鹭等一批重点企业落户,迫切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支撑。
作为职教大市,为了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滁州正在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筹备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全市29所职业院校,8.3万名中高等职业在校生正逐步和骨干企业建立订单教育、技能培训、顶岗实习等合作关系,全力对口服务滁州六大支柱产业。目前,已有天大集团、养元饮品、天康集团、永强汽车、东菱凯琴等27家大型骨干企业、4家科研机构和4个行业协会积极加入职教集团。未来,职教集团将每年为滁州地方输送技能型人才1万人以上,其中50%以上通过“订单培养”输送到集团内企业、事业单位,年培训5万人次以上。
作为职教集团院校类的领头羊,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加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扶持力度,投资60多万元在校内建立了2000平方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有23个创业团队入驻,涉及电子、广告、摄影、苗木花卉等行业。
学子家园网 打造网络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填写个人履职信息,不久“饭碗”就会找到你。滁州姑娘方晓然大专毕业后在上海打工漂泊了5年,作为家中独女,她最大的愿望是回家谋份工作,照顾年迈的父母。然而就在最近,一次偶尔的上网,让她如愿以偿,在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找到一份满意工作。“多亏了滁州学子家园网为我牵线搭桥,在网上我发布的个人信息,没想到被企业关注,帮我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一时间,既回到生活中的娘家,又找到事业中的婆家,小方难掩喜悦。
作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滁州学子家园网通过网校结合,以信息化手段为毕业生提供最新资讯信息、档案查询、就业创业指导、招聘招考信息、就业创业政策等多方面服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供需交流,更好地服务在滁籍大中专院校学生,吸引学生回乡就业创业。
编辑:吴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