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之窗 >> 正文
打造高职“金课”的理念与举措

作者:职研所转载     发布时间:2019-03-19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打造高职“金课”的理念与举措

张新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一  

打造高职“金课”要遵循“五个理念”


1.

体现“三个特征”


高职院校的“金课”要体现“能工作、体系化、有动力”三个特征。“能工作”指向课程目标,高职院校的课程培养受教育者的综合职业能力,有专业方向课程和通识通用能力课程。无论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课程,只要其应用性强,体现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可以对未来工作给予帮助,就具备了高职院校的“金课”的基本条件。


“体系化”指向课程的系统性特征,强调高职院校的课程是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作为课程体系,高职“金课”在制定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时要充分考量各分立课程的衔接与搭配,以达到课程的充分整合和融合,达成“金课”整体效应。


“有动力”指向课程的动力特征。“金课”的学习动力来自课程教学策略上的科学设计,“任务引领”和“行动导向”作为教学方法,使学习者有主观能动的自我实现过程。


2.

遵循“三个规律”


高职院校的“金课”要遵循职业成长规律、教育规律、学习规律。职业成长规律的研究证明,职业发展一般都是先底层后上层,以满足工作难度逻辑的递增规律;先边沿后核心,以满足工作结构逻辑的递增规律;先表层后内涵,以满足工作环节逻辑的递增规律。有了这样的规律,一个职业者才能够从完成“简单、片段、从属”的工作任务,发展到完成“复杂、首创、主持”任务的阶段。职业成长规律决定高职“金课”结构形式及呈现形态应具有明显的职业应用特征,而这种课程一定应该是先边沿简单,后核心复杂;先多实践,再多理论,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课程形态 。


教育规律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应用型目的性规律。高职的“金课”要涵盖就业和成才的双重目标任务。课程应该有与职业、社会、自我三重维度足够的对接和解答:对待工作世界要培养包括创新、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与社会和他人交往要培养社会责任感、核心价值观和公德意识;自我方面要培养健康的体魄、心理,良好的审美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符合学习规律的高职“金课”,与多元智能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学习效率理论等学习规律密切相关。应该是任务在前、情境学习的工作系统化课程形式。一般体现为先行后思,思行合一的课程形态,形式有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学习任务等课程形式。所以,高职“金课”的课堂教学呈现形式是任务引领和行动导向的“做中学” “做中教”“做中听”“做中看”“做中论”。  


3.

达成“三个目标”


高职院校的“金课”应该达成三个维度的目标。第一个是工作维度,要使受教育者形成胜任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第二个是社会维度,要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社会交流沟通能力与素质,能够应付裕如地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并从中受益;第三个是自我成长维度,要使受教育者有人格上独立的素质和能力,始终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4.

实施“三化评价”


高职院校的“金课”要体现评价内容的扩展化。学生学业不仅要评价基础理论、专业技能,而且要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态度等现代职业人基本素质列入评价目标。评价的内容既有量的评价,又有质的评价。


高职院校的“金课”要体现课程评价方式的过程化。要使课程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形成性、诊断性和调整性功能。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又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经历体验。


高职院校的“金课”要体现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企业和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评价更科学。多元化评价能够增强评价的诊断性功能,同时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职“金课”与三化评价联系起来,使评价成为观察、控制、测量“金课”实际效果的有效平台。


5.

推进“三个建设”


推进高职“金课”的配套资源建设。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精品教材、教师参考书、数字化平台、媒体资源等都是重要的建设内容。


推进高职“金课”的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教师是打造应用型院校“金课”关键性因素。长期、系统、持续的培训是提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推进高职“金课”的学生能力测评体系建设。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最终受益者应该也必须是学生。建立科学的学生能力测评模型是诊断和改进应用型高职院校“金课”的需要。


打造高职“金课”需要开展“八项工作”


1.

理念提升,奠定打造高职“金课”的思想基础


打造高职“金课”,理念提升是首要,特别是要提升院校全体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转变高职教师对于课程与教学认识的观念,指导他们科学制定培养目标,按照以“市场需求定专业,以行业需求定标准,以企业需求定课程,以学生需求定教法,以社会需求育人才”的课程建设指针,把打造高职“金课”作为专业建设和形成品牌的重要举措一抓到底。


2.

机制驱动,强化打造高职“金课”的组织保证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保证打造“金课”持续顺利进行的组织基础。高职院校要成立院长亲自挂帅的领导机构,为打造“金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撑,使“金课”建设顺利推进并取得良好效果。同时高职院校可以设立“金课”建设的奖励机制,对在精品“金课”建设中成绩优秀的学科及专业团队给予奖励,形成良好的精品“金课”建设氛围。


3.

校企合作,硬化打造高职“金课”的行动路线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源头之水。在打造高职“金课”的实践中,各专业课程都要坚持由企业与学校召开专门研讨会共同商定。高职院校还要派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实践。聘请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到校参与教学,成立由行业、企业、专业学科带头人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研讨专业发展趋势,指导“金课”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企业生产和实践教学有效对接的新模式,把企业生产环节内容引入校园,为打造高职“金课”提供全真岗位实践内容。


4.

校本研发,构建打造高职“金课”的生态体系


立足校本才能得到有特色的品牌课程,才能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课程体系。在打造“金课”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以学科带头人为引领,全体教师参加全过程。经过系统培训,使教师理解“金课”建设的流程和技术要领,开发出实用的“金课”教材和学材。由教师自己开发的“金课”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后续发展能力,克服了课程和教师之间的“冷磨合”现象,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使高职“金课”成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课程体系。


5.

教师成长,给力打造高职“金课”的人才支撑


坚持在打造“金课”中促进教师成长。坚持在教学实践、课程改革、学生教育、企业实践、科研应用、大赛指导中培养教师;坚持“首席教师出国培训、骨干教师国家培训、专业教师企业培训、青年教师强化培训、专家来校讲座培训、全体教师校本培训”;坚持“用发展性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发展、用有效的投入促进教师发展、用优先的待遇激励教师发展、用严格的要求督促教师发展、用真挚的情感鼓励教师发展、用系统的规划统筹教师发展”。外聘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建设由企业专家、技术能手、行业专业人才、能工巧匠组成的高水平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为打造“金课”奠定人才保障基础。


6.

资源建设,完善打造高职“金课”的配套设施


配套教学资源建设是打造高职“金课”的重要支持。为学生创造接近企业环境的全真实习实训条件,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实训场所,建设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理念的一体化“金课”学习场所。配合“金课”建设,高职院校还要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完善教育技术设备等多媒体教学场所的建设,为打造“金课”提供资源上的充分保障。


7.

育人守护,营造打造高职“金课”的最佳环境


打造“金课”,高职院校还要注重育人体系的建设。积极探讨建设德育活动课程化、德育课程活动化的大德育课程体系。搭建管理载体、设计教育主线、明确育人目标,开发系列德育教育课程模块。把思政课对专业课程的渗透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活动,帮学生确定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可操作的职业奋斗目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情怀。


8.

总结提升,形成打造高职“金课”的特色品牌


打造“金课”,高职院校还特别要注意对打造“金课”实践的归纳、总结和提升,以形成有自己院校特色的“金课”品牌,构建起具有高职院校独具特色的“金课”体系,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2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