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安徽省省辖市,位于皖东江淮之间,与南京市山水相连,是南京“一小时都市圈”主要成员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一翼。全市土地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453.7万。现辖天长、明光2市,来安、全椒、定远、凤阳4县和琅琊、南谯2区。
![](/__local/1/BF/4F/BDBFC94240BBF677B7D4A19A287_6D602D1F_1E4EE.jpg)
![](/__local/A/F2/51/4386C78CE11F01BAE307CC4C4EC_69042E39_BD4C9.jpg)
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滁州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在这片文化底蕴浓厚的土地上,韦应物吟咏脍炙人口的唐诗佳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北宋欧阳修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朱元璋从这里开始创建了大明王朝;清代吴敬梓创作了开讽刺小说之先河的皇皇巨著《儒林外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凤阳小岗村,首创农业“大包干”,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今天又产生了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成为全国公务员学习的榜样。
![](/__local/6/04/14/E157C169D8FD868ED2A0AC5B1C5_FAD30ED2_21662.png)
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滁州是安徽东大门,毗邻长三角,又是南北之间重要通道。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汉蓉高铁、宁西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交织成网,穿越和连接市域。滁宁快速通道使两市中心距离仅60公里,宁滁轻轨、马滁扬等高速公路正在规划、设计、建设中。清流河等内河航道直通长江。距离南京禄口机场、新生圩港口均在1小时左右车程,与合肥新桥机场约2小时车程。
![](/__local/4/63/47/7F6C58B71F2D6ED875F7A26CA63_ABA1F5F2_25292.jpg)
![](/__local/A/DC/51/AD33E400955925F31BF357CE7EC_22994B0D_18548.jpg)
山清水秀,宜居宜业。滁州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为江淮丘陵地带,地表覆盖着大片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滁州因滁河而得名,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拥有1000多所大中小型水库。蜚声中外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AAAA旅游区和国家重点森林公园——琅琊山,与市区相依,山在城中,城在山中。
![](/__local/9/EC/FC/909679469471614CB527152091D_473736C6_A6527.jpg)
资源富有,厚积薄发。滁州农副产品、土地、劳动力、非金属矿产等资源较为丰富。是全国20个商品粮基地之一。人均占有土地居省内前列。盐岩、凹凸棒、石英砂等储量大、品味高,是省内唯一矿种。全市拥有3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和地方高等院校,每年都有大批学习掌握各类专业知识的毕业生走向社会。
环境优化,投资热土。近几年来滁州市不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德国博世、西门子、美国麦当劳、肯德基等和国内康佳,万翔、华龙、盼盼等一大批知名品牌。滁州已形成了家电、机械(汽车)、纺织、化工、农副产品和非金属矿产深加工等支柱产业、是安徽省首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__local/9/89/0C/F895DFA57885AE42B3BF27847EF_7587BCBF_B6D1.jpg)
滁州将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我市提出的要求,着力打好区位、资源、环境三张牌,积极建设承接转移的新型产业园、紧靠南京的城市新家园和吸引东部的魅力后花园,全力以赴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努力建设长江北岸新型产业发展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基地、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向经济繁荣、生态优良、社会文明的现代化新型城市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