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135课: 愿天下无冤的宋慈
作者:王冬老师廉洁课     发布时间:2022-09-12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王子曰:一部《洗冤集录》,足以在世界法医史上镌刻下他的名字,一部《大宋提刑官》电视连续剧,让他的形象愈加丰满生动,宋慈凭借客观求实的法医技术断案洗冤,为无数冤者伸张了正义,他还曾主持赈灾参与平乱,恪守职责保境安民,自身又始终廉洁谨慎,无怪乎宋理宗要在其身后亲自为他题写墓门了。

     在《左传》中著名的《曹刿论战》篇里,当曹刿一直听到鲁庄公说自己能做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时,才放心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见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好坏在于对待刑狱的态度,是始终主持正义还是普遍司法不公,这决定了民心向背。在中国古代秉持有罪推理原则的司法传统下,造成大量冤假错案不可避免,南宋提刑官宋慈的《洗冤集录》如同暗夜的一盏灯,为蒙冤者带来了正义之光。

     南宋著名法医学家宋慈(1186-1249),字惠父,是唐相宋璟的后裔,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建阳县因朱熹而理学盛行,宋慈10岁时拜朱熹弟子吴稚为师,算朱熹的再传弟子,在9年之后入太学又受教于号称“西山先生”的朱熹弟子真德秀,深受影响。

     1231年宋慈被任命为长汀知县,他在长汀看到了挑夫背盐的苦楚,当时道路崎岖、盗贼出没,盐要运送一年左右才能够到长汀,盐价高昂,他决定改走汀江向潮州采购食盐,这样往返只需3月,盐价下跌,百姓受益。顺着新盐路,汀州的土特产也能外运各地,一时间闽西地区商业繁荣。

     1238年,宋慈被派到浙西赈灾。他经过调查发现,虽有天灾因素,但当地地主豪强长期兼并土地,通过隐瞒土地与人口逃避赋税,并囤积粮食获取暴利,这才是饥荒的根源。他叹道:"强宗巨室,始去籍以避赋,终闭粜以邀利,吾当其谋尔。"于是他破除阻力实行“济粜法”,首先根据家财实力将当地农户分为五等,然后规定第一等级的地主交出存粮,半济半粜;第二等级地主只粜而不济;中等农户不济不粜;次贫者由官府进行部分济助;赤贫者则由官府全部救济。在宋慈统一调控下,浙西地区地主被迫交出余粮,农户度过灾年。

     1240年,54岁的宋慈奉诏提点广东刑狱,担任提刑官,在广州他仅用8个月就处理了积压多年的200多个案子,平反昭雪犯人2000多个。之后的七年间,宋慈在广东、江西、广西、湖南等地四任提刑官,所到之处“狱无冤囚,野无流民”。刘克庄后来赞道:“听讼清明,决事刚果,抚善良甚恩,临豪猾甚威。属部官吏以至穷阎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临其前。”

 宋慈认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在办案实践中,他主张执法者应以“尊法典、重事实、远人事”,他自谦地说:“慈四叨臬寄(执法官),他无寸长,独于狱案,不敢萌一毫慢易心。”凭着对于公平正义的敬畏和丰富的法医技术经验,宋慈才能游刃有余地“洗冤“,他在深研古代典籍之余着手编撰法医典籍,终于完成了《洗冤集录》,这部法医巨著虽然仅有553项,字数也只有7万字,但不仅汇集历代法医学成果,更是记录了自己丰富的法医实践成果,成为法医学创始之作。

王子曰:宋慈在史书上的记载极少,《宋史》没有为他留下只言片语,甚至《四库全书》仅留六个字:“宋慈始末未详。”人们是通过他的同乡同学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写下的《宋经略墓志铭》,才得知其“性无他嗜,惟善收异书名帖(三五)。禄万石,位方伯,家无钗泽,厩无驵骏,鱼羹饭,敝緼袍,萧然终身。晚尤谦挹,扁其室曰“自牧”。“宋慈工资收入丰厚,地位尊崇,但能始终保持爱好高雅,生活朴素,为人谦逊。

     在宋慈的这部法医巨著中,正义不仅是一种廉洁精神的道德指向,更是可以量化的操作方法,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得以顺利实现,这意味着唯物主义在司法实践中的胜利,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宋理宗看过此书以后,下令全国颁行,办理刑案的官吏人手一册,可以说一部《洗冤集录》,洗冤无数,功德无量。宋慈似乎在践行“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的格言,他在以自己的努力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平,也许天下无冤便是宋慈最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