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44课:在罢免诏书中被表扬的刘瞻
作者:王冬老师廉洁课     发布时间:2020-12-07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王子曰:皇帝指名要罢免的的官员,官员草拟诏书时居然找不出其罪名,反而在诏书中表扬了其几大优点,这在历史上可谓罕见,唐代刘瞻就是位在罢免诏书中被大大表扬了一下的贤相,他为了挽救无辜生命而触怒皇帝的举动,远远超出了一般官员拒贿守廉的价值。

资治通鉴·唐纪六十八》记载:刘瞻,字几之,唐代连州人。父亲刘景曾就教于诗人刘禹锡。刘瞻于唐大中年间登进士第“貌奇伟,有文学,才思丰敏”,大得当时宰相刘琢的赏识,荐为翰林大学士,拜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承旨,出太原尹,兼刑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即为宰相。时为唐懿宗九年(公元869年)。

刘瞻为唐代宰相,虽为宰相时间不长,但有两件事却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一件是同昌公主事件。咸通十一年八月,同昌公主因病而亡,唐懿宗悲痛不已,认为是御医医治不力。把为同昌公主医病的翰林医官韩宗劭等二十多人杀了,还不肯罢休,又把这些医官的家属亲人三百多人逮捕,关进死牢,准备斩首。一时整个长安闹得沸沸扬扬。作为宰相的刘瞻闻讯后,准备劝阻懿宗暴虐做法他决定亲自上疏谏阻,他的谏文写道“修短之期,人之定分……纵劭等诊疗之时,惟求疾愈,非不尽心,而祸福难移……今械系老幼三百余人,物议沸腾,道路嗟叹……伏愿少回圣虑,宽释系者。”懿宗看了很不高兴,刘瞻不顾,仍据理力争惹得懿宗大怒,把刘瞻贬到了离京都万里之遥的驩州(今越南义安一带)为司户参军。刘瞻为救三百多无辜性命而冒死直谏,虽然获罪被贬,但赢得了忠耿爱民的名声。

再一件就是刘瞻的清正廉洁高行人景仰。《新唐书》记载他瞻为人廉约,所得俸以余济亲旧之窭困者,家不留储。无第舍,四方献馈不及门,行己终始完洁。”,刘瞻正是因为“素有清名”才入阁为相的,在他为救无辜而获罪于皇帝时,皇帝命翰林学士郑畂草罢瞻宰相制诏。郑畂没有列出他的罪名,反而在诏书中大家表扬说他:“安数亩之居,仍非己有,却四方之贿,惟畏人知意思是这个位极人臣的宰相仅有数亩之居还不是自己的私房,而且还能拒绝四方贿赂,真是难得的清廉之官。

无私才能无畏,但是在荣誉面前,刘瞻却表现得躬谦之至。懿宗死后僖宗即位,刘瞻平反,官复原职长安的百姓听说这他将要回长安了,无不欢欣鼓舞,准备在刘瞻到京城之时凑钱请百戏来迎接这位贤相。这本来是件多么荣耀风光的事呀但刘瞻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立即改变了回京城的日期和路线,躲掉了这一别人求之不得的殊荣。

刘瞻,就是这样一位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不慕虚荣的贤相。不幸的是他第二次入相不到三个月,却不明不白地去世了,有的说是暴病身亡,也有的说是奸妄所害,史书没有定论,反正死因不明。刘瞻死后,家乡的族人为他在连州巾峰山麓堆了一座衣冠冢,并立有墓碑。墓、碑均在上世纪60年代中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