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称为"父子宰相"的有清朝的张英、张廷玉,他们是安徽桐城人。父子宰相为后世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巨大的,这就是那条在安徽桐城市城区之内的老城西南隅的六尺巷。
这里原是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武英殿大学士张廷玉的家宅,人称“张家相府”。相府现有的遗存不多,除了几进刻意保存的旧房子之外,就是这条六尺巷了。旧房子和巷子都装满了诸多前朝旧事。张英、张廷玉父子官都做得很大,张廷玉还当上了首辅大臣,故有宰相之称。邑人习惯称张英为“老宰相”,称张廷玉为“小宰相”(清代没有宰相,获得大学士头衔的官员民间有的称为“宰相”)。
作为汉人的张氏父子,在满人统治的大清朝,获得如此高官,实不多见。这除了他们的满腹学问、机智聪敏和对朝廷的耿耿忠心外,为人处世的隐忍宽容,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正因为如此,才取得了几代帝王的信任。张英年迈乞归故里,康熙赐联“远处尘埃少,闲中岁月长”。倒不似君赐臣子,而像老朋友间的赠言了。当然,他们这种隐忍宽容和谨慎处事,不仅对于皇室,在处理邻里家事时也体现出来。
六尺巷的故事,即是明证。现已恢复的六尺巷,长百米,宽两米,高两米五,粉墙青瓦,巷子中间为鹅卵石铺地,古色古香,巷子两端各有一座牌坊,镌有“礼让”、“懿德流芳”等字样。走进长长的巷子,缓缓前行,感觉似乎既虚无又实在。它让你心胸开阔,有几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度。张氏父子宰相为官皆清廉。他们清风两袖进京,告老还乡时,除了皇帝赏赐之外,别无多物。
张英归乡之后,用皇上赏赐的金银,在龙眠山的双溪盖了栋房子,名“赐金园”,入住那里,以示沐身于浩荡皇恩之中。后世人所称的“相府”,其实是张家住宅,从残留的建筑来看,也皆普通,并无高楼广厦的奢华。可以设想,若父子宰相是贪官,家财巨万,大兴土木,造些高楼大阁、豪华的园子,不定还为今天留下一片可供旅游开发的资产。但是,话又说回来,他们为后世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巨大的。
六尺巷的尽头有一块文物保护碑,正面镌有三个大字“六尺巷”,背面镌有一段文字:“《桐城县志略》载:张文端公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遂撤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让三尺,遂成六尺之巷。”张文端公即是老宰相张英,去世后谥“文端”。这也就是六尺巷的来历了。六尺巷在桐城人中可谓妇孺皆知。
王子曰:张氏父子,在京城官居高位,家人遇到邻里纠纷没有仗势欺人,没有“我爸是李刚”的高呼,也没有把难事丢给地方官的倨傲,而是修书送京城告状,处事很有分寸,应该是事先张氏父子有所告诫约束,又或者家风还算敦厚,而京城“宰相”给张家的处理是“让他三尺又何妨”,以德化人,把中国传统文化“让”字,在实践中又运用升华了一次,张家以大事小的真诚态度感动了邻居,也能主动撤回三尺,惠及周边百姓,才有此“六尺名巷”,传下邻里化干戈为玉帛的佳话,只是这吴氏不知何许人,敢于当今“宰相”争地,倒也不是凡人。
人世间的矛盾纠纷,解决之道无非依“情、理、法”三字,三种解决之道各有千秋也各有利弊,而在中国古代熟人社会里,没有现代完备的法律,也没有现代庞大的公务员队伍,中国传统道德“礼”和“让”在解决纠纷中发挥了经常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