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展示 >> 身边人物
韩明道-独臂护林员守住深山寂寞林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6-19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瓦山林场山脚下有一片房子,红瓦覆盖下的小楼房,看起来很漂亮,那是新落成的林场职工宿舍。2011年7月,韩明道在这片小区里拥有了一套约100平方米的房子,但是直到现在,他也没有在新家里住过一个晚上。

  对韩明道来说,他的“家”从来就没有搬下山,全林场制高点上一栋墙壁斑驳但能够傲视整个山林的孤单小楼才是他“能放心睡觉的地方”。

  林场上的人都管这栋位于当地海拔最高的山顶上的小楼叫“望火楼”。没有人测量过从山脚下的林场办公地点所在地西王镇到山顶上的“望火楼”之间的确切距离,就连韩明道也只知道,他现在骑摩托车来回一趟大约需要40分钟时间。不过,要不是为了购买生活必需品等一些不得不做的事,韩明道是轻易不下山的。

  如果不是在防火期里还有其他护林员过来帮忙,“望火楼”在大多数时候用“人迹罕至”来形容并不为过。韩明道时常感觉到寂寞,已经在这座孤独的“望火楼”里值守了14年的韩明道给自己留下来的最大理由是——“不放心”。

  一

  瓦山林场位于安徽省全椒县西北部山区,林地面积约6万亩。出生于林地边一户农家的韩明道认为自己和林场从小就有缘。

  5月7日,从北京接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回到县城的韩明道向全县职工作了一场报告。会上,韩明道饱含深情地回忆:“儿时的我经常和大人们一道上山扒松毛、捡松枝回家烧火做饭。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翻盖新房大多要烧砖,所用的燃料就是山上的松枝、松毛。我的家就在林边,早晨的山林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走在其间,背诵课文显得格外安静。我经常和村里的几个小孩子在林间放鹅、放牛,追逐、嬉闹……”

  长大后的韩明道真的将自己的人生之路与瓦山林场紧密联系在一起。

  1984年,21岁的韩明道加入了瓦山林场护林员的队伍。此后16年时间,韩明道一直从事护林员工作。近6万亩的林地,韩明道的脚步几乎在其中的每一块地上都留下了痕迹。“可以说,没有哪一条路、哪一个坡、哪一条沟我不熟悉,就是闭上眼睛,我也能想象出它们的样子。”

 

 

 

  二

  1999年,林场里值守“望火楼”的一名老护林员退休了,谁能担当“望火楼”的接续工作成为林场领导的难题。

  很多护林员听说要去“望火楼”值守,都表现出了相当畏难的情绪,这不仅是因为“望火楼”地处深山,环境艰苦,而且在每年8个月的防火期,瞭望员都需要不分昼夜地坚守岗位。

  当领导找韩明道谈话的时候,韩明道毫不犹豫地表示:“没有人愿意去,我去!”

  拿着望远镜,站在“望火楼”三层楼房的屋顶上,韩明道“活地图”的能力大大地派上了用场。“白天看烟,晚上看火,再远的地方,只要一看到着火的信号,我就能立刻报出准确的着火位置,并告诉救火队从哪条路走速度最快。”

  比韩明道晚进入瓦山林场好多年的万树文现在是林场的护林队长。谈起韩明道这种精准定位的能力,万树文非常佩服:“他这个‘牛皮’可不是吹的,我到现在也找不出一个能完全具备他这个能力的队员。”

   精确定位着火点,这对林场防火救火至关重要。“从望火楼上看下去,林区茫茫一片,瞭望员稍微报错一点位置,就可能延误森林救火的最佳时机,并导致重大火灾发生。”瓦山林场场长黄俊觉得自己应该好好感谢韩明道,因为这么多年来,林场从未发生过一起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火灾,“这多亏有老韩的火眼金睛啊!”

   每年冬至、春节和清明期间都是林场防火最关键的几个节点,最高峰的时候,韩明道每隔半个小时就能发现一起火情。

  韩明道记忆最深刻的一次火情发生在2003年2月的一天深夜。当天,他和往常一样在楼顶瞭望时发现远处有个出火点。根据经验,韩明道判断出火点是6公里外大汤村民组一农户的草堆而非林场。

  “农户的火灾也要立刻处理,况且失火草堆紧挨着林缘和房屋,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韩明道将这一险情立刻报告给林场值班室。直到现在,韩明道还是认为,如果当初思想上稍有点麻痹,就有可能酿成大错。

  韩明道精准定位出火点的能力在林场周围几乎人人皆知,不过他背后承受的苦楚却鲜为人知。

  19年前的一天,韩明道在一座小山头上巡护时发现了3公里外的一处火情。韩明道立即向林场报告,通知附近村干部组织人员上山救火。随后,他骑着自行车向火场冲去。

  由于山路崎岖,韩明道一不小心连带着自行车一起跌入山沟,左胳膊当即摔断了。顾不得身体的疼痛,韩明道用一只手扶着自行车继续向火场方向奔去。

  一个小时后,山火被扑灭了。事后,韩明道并没有十分在意骨折的左胳膊。岂料,由于贻误了救治的最佳时机,左胳膊最后不得不截肢。

  左边的袖管从此空空如也,韩明道没有因此消沉,更没有以此作为不去“望火楼”值守的理由,但是独臂给韩明道生活带来的很多困难一时无法避免。

  山顶上可以种点菜,也可以养条狗,但是用水却需要去几公里外的山沟里挑,这给韩明道的生活带来了挑战。

  独臂的韩明道形容自己的挑水过程是“一步一步挪上来的。夏天的时候,挑水穿冬衣;冬天的时候,挑水穿单衣。”韩明道解释这是因为夏天山洼里蚊虫多,冬天穿棉衣挑不动水。

  山路大约呈35度斜坡状。每天趁着早晨的露水还没散去的时候,韩明道起床挑水,因为这个时候最不容易发生火情。记不清有多少次,挑水挑到半山腰时,一个趔趄,扁担和水桶一起滚下山坡。有好几次,眼睁睁看着快挑回家的水桶滚落山坡时,韩明道一屁股坐在山坡上,眼泪止不住地滚落下来。

  一个大雪天,韩明道挑水至半山腰时滑倒了,实在无力回程去挑,他只能融雪为水对付了两天。

  最近两年,林场想办法为“望火楼”送去了自来水,韩明道不用再下山挑水了,不过值守山林的寂寞依然如故。 

  四

  山上的“望火楼”是林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空间有限。韩明道每天简单地吃点早点后,便要站到楼顶上,将整个林场巡视一圈。没有人监督,他却能风雨无阻。

  每年冬春两季,森林防火最为紧张。风大,气候干燥,即使有一点火星,后果也很严重。每到这个时候,韩明道必须24小时坚守在望火楼顶。在关键的节点,夜里,韩明道只能抱一床被子搭在自己的肚子上稍稍打个盹,每隔一个小时就要起来瞭望巡视一遍;到了午饭的时候,担心错过发现着火点的时机,有时只有饿着肚子坚持。

  遇到雾天,韩明道需要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某个可疑的地方看很久,因为他要分辨出哪里是雾,哪里是烟,不能误报。

     冬天最冷的时候,韩明道有时冻得实在受不了,就会到楼顶一个一平方米左右的小阁楼里“藏个头”,稍稍暖和一点后再出来巡视。

  夏天同样不好受。“望火楼”地处山顶,四周空旷,每逢雷雨的时候这儿就成了雷电最先“光顾”的地方。一到打雷下雨的时候,韩明道就会钻进一楼的厨房里找个角落躲起来。

  “比这些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山中的寂寞。”在“望火楼”周围,除了大山还是大山,一年到头也看不见几个人影,韩明道有时恍惚认为自己成了与外界失去联系的人。“每到晚上,山林里一片寂静,屋外一团漆黑,只能听到山风在呼呼吼叫。”

  有时,在正常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理发也成了韩明道的难事。由于舍不得抽时间去山下理发,韩明道有时只能任由头发生长。

   进林场工作30年有余,在“望火楼”上值守也已经14年时间。14年时间,韩明道从没有回家吃过一次年饭,他认为自己这样做值,因为“山林没有发生过一次火灾,这里面有自己的一份劳动”。

  待在“望火楼”里,韩明道不知不觉中已经年过半百,他不知道自己还需要坚守多久,自觉“干到不能干时为止”。

 

 

【附件下载】
                        
主题展示

copyright 2006-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皖ICP备06012098号
地址:安徽滁州市丰乐大道2188号 邮编:239000 电话:0550-3854622